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深入贯彻“四大框架”
———2021年高阶课堂督导报告(摘要)
行政教学总督察办公室
2021年 2月26日校长在春季学期工作会上,再次强调了本年度的中心工作:主攻“高阶教学”,实现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非认知能力培养显性化”。总督办落实校长讲话精神,这一学年围绕着学校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重点展开了对高阶课堂的督导工作。
一、数说高阶——2020、2021年度数据对比
2021年度高阶课堂听课共计418人,具体情况如下:

较2020年而言,2021年度优秀、良好人数占比都有所提升,并且不再有80分以下的教师,有较大进步。教师们已经初步完成对标和达标,并进行了立标和创标,下面将分析老师们获得进步的原因并分享各学院教师主动探索高阶课堂的经验。
二、原因分析
(一)对标成功
截止2022年1月11日,高阶教学提升培训课堂累计进入人数395人,累计观看次数4455次。且多位老师都是学习多次,边学、边停、边记,比如毛欣然、代春香、黄春艾老师。
(二)教师们高度认同、认真学习、明白方向、用心探索、自创方法、追求最好。
三、重点分享认同、用心、自创方法的经验
老师们首先要做到高度认同、认真学习,才会清楚概念、明白方向,明确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也就是到达深度学习的层面,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价、质疑);学会整合、建构新知识;学会迁移即解决现实的、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创新创造)。
这样才会用心探索、自创方法、追求最好,明确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也就是需要精选任务,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认真实施;不断反思,止于至善。
(一)精选任务,激发兴趣,坚持下去,习惯养成
1.体现课程价值、联系未来职业
计算机学院郭晓丹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抛出高阶任务,基于职场需求逆向溯源,首先让学生确认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然后让学生打开猎聘网等招聘网站,查询岗位相关信息,用高薪来吸引学生,用岗位用人需求激励学生。学生认识到课程价值,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对学习充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课堂沉闷的局面。
建筑学院缪英、曾琳雯、张峻峰老师让学生调研郫县犀浦高铁站旁边的真实地块,并进行城市设计和高层建筑设计。这不仅体现了课程价值,也是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还可以参加有关竞赛,因此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每个小组都进行了实地考察、讨论、头脑风暴、辩论、设计、做模型,获得感很强。
电子学院李丽华老师选用物联网重要实际应用技术——智能家居,进行项目化实战制作,项目细分为客厅、卧室、阳台、书房四个场景,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结合实际智能家居应用,用软硬件实现,学生分别完成了智能垃圾桶(可开关桶盖)和智能窗帘的项目设计,智能垃圾桶还有实物展示。
金融学院任每思老师课前任务布置的很详细,要求每个小组找一个酒业上市公司,计算自由现金流量,并且选择合适的模型,预测企业价值,并形成汇报PPT在高阶课堂教学前提交。自学任务体现了课程价值,联系了学生未来职业,学生兴趣浓厚,小组准备充分,课堂陈述很流畅;出于兴趣,小组汇报后有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模型选择、公式计算等提出了疑问,小组成员也能给予及时回答,小组成员还进行了反提问,生生互动热烈。
通识学院大外陈立围老师设置的语言类课程高阶任务联系学生的职业规划、学术能力,易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共鸣,比如如何更好的完成英文面试。学生线上观看视频的比例较理想,师生在线互动良好,学生讨论较热烈
2.联系社会热点、焦点话题
财会学院董明老师进步较大,上学期督导组去听课的时候是没有通过的,主要是偏离了教学目标,这学期去听的时候,督导组有了惊艳的感觉。课堂任务紧扣迪士尼投资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学生汇报后又引申到当下非常热点的IP打造与投资,相关产生链融合等。课堂活跃,学生课前、课中参与度高,学生思维一下子就拓展了,是真正达到了思维训练的目的。
工商学院的周星桔老师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让学生分析“剧本杀”行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分层次分析“剧本杀”行业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并对行业进行了SWOT分析(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高阶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市场营销综合分析能力。
通识学院大外的焦飏老师在《大学英语2》课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历史,从而分析当下中文的地位和环境、中国的英语教育、从英语的发展史展望中文的未来。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汇报准备充分,用思维导图高质量呈现分析;小组之间还能针对前面小组的不足,现场改进。
计算机学院何山老师的学生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出租车计费、疫情工程倒计时等,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包括计时知识、绘图知识等对软件代码进行设计。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自己拓展学习了一些知识,完成了多样化的设计,设计任务整体完成得很出色。
外语学院李晓明老师让学生用英语分析是否应该庆祝国外节日,石阳老师让学生用英语分析中美防疫政策差异等热点话题,高阶任务和热点结合,关注中外差异,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参与度高。
3.以赛促学,竞赛驱动
建筑学院缪英、曾琳雯、张峻峰老师让学生调研郫县犀浦高铁站旁边的真实地块,并进行城市设计和高层建筑设计,参加中国建设建筑协会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第四届绿色建筑涉及节能大赛。因为被激发了兴趣,在评图之前,学生还自制了海报,以“热爱建筑,深度学习”作为本次评图课堂的主题;18级建筑学1-2班全体同学都参加了中国建设建筑协会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第四届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大赛。
4.运用比较研究、培养思辨能力
文传学院王晓燕老师布置的任务是“把握苏轼世界观、文学理论及其开创性”等高阶要求,拓宽了学生们的思维,打破了对古代文学的固有认知,还与当代文学有部分交叉对比,做到了古今融合。采用比较研究,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课前参与度高;课堂活跃,生生、师生互动好,台下学生认真记录(批注),讨论热烈,从学生们的讨论内容上反映出对于学生深度思维的开拓有着很好的效果,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精心设计,自创方法,瞄准全体,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
各学院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一基两轴,三阶递进”高阶教学的要求,按照邹校长“设计为龙头,课堂为战场”的指示,结合自身专业,用心设计出了本专业、本课程的三阶递进框架。
1.精心设计三阶递进框架

部分学院的课程三阶段递进展示图
2.精心设计好课堂
①课前:
A.教师首先需要进行学情分析,即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王媚调查全面(需求和学生),秦洋同样课程分层备课、分层选择教学方法,还有大多数教师都采用树状图、雷达图、饼图,分析学情都很到位。
B.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前合作学习,开启思维碰撞,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评价、质疑、创新创造的高阶思维和能力。
张晓今:学生调研范围超过了老师提示,自己调查了成都市全年12个月的降雨情况,纳入基坑设计在何时施工为宜的考虑中。
2019年杨泽明老师在教授“顾客获取”“顾客异议”时,学生自己主动调查了“期货”领域,得到了杨老师的加分,并使用其成果。
缪英、曾琳雯、张峻峰:要求学生调查郫县犀浦高铁站周边地区的真实地块,并进行建筑设计,每个小组都积极参与了现场调查、讨论、设计、做模型。
C.此外教师还要干预分组:定两头(优+差)、报角色(按角色评分)、课堂前了解学习情况,以学定教。
②课中:各式各样自创课堂组织方式,实现了全员高阶思维的培养,追求师生同频共振和“学生反应”的最大化。
A. 项目+角色扮演
★易晓园、李茜:台下学生模拟开发商、承包方、监理方、业主来评议设计。
★洪一江:学生以董事会、股东、行长、政府角色用英语来提问和回答问题。
B. “大众评审”、“专家评审”、“公开评图”模式
★汪晶晶(大众评审团)、王蕾霰(大众评审团+“专家”评审团)
★缪英、曾琳雯、张峻峰:公开评图,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复杂问题的能力。
C.场景表演、情景剧
★工商学院詹莲:采用“小红帽、荆轲刺秦”等大家熟知的故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英语的输入与输出。
★各个学科都有教师采用了场景表演、情景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教师是编剧,是导演;学生是主角。
D.课堂辩论
★通识学院周平: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辩论,培养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以及思辨能力。
★财会学院黄蕾:以辩论的方式开展高阶课堂,辩手同学准备充分,案例、数据丰富。辩论中学生有认真的思考,还出现了反方倒戈的现象,体现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质疑。
E.新闻播报
★ 财会学院易竞:在教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时,让学生找新闻、抓热点、做分析、提观点,以新闻播报的方式在课堂展示。汇报者除了回答质疑还必须向台下学生提问。互动热烈,学生俨然政府的“智囊团”,角色感、责任感满满。
F.全员培养的多种方式
★金融学院秦洋:每周让学生整组调换座位,有利于打破学生的“舒适区”,并对当中不太积极主动的小组发起一对一的提问,实现全员培养。
★财会学院吴培培:课堂特别生动活泼,语言极富个人魅力,特别是在过程中能关注到大多数听课同学,适时地穿插进行引导和辨析,课堂效果好。
★王媚“举牌法”使大班课堂互动热烈;张华“便利贴”、刘莹“每人必写”等,都较好地调动了大多数。
③课后:让学生不断反思、完善成果,或投入实践或参与竞赛或写成论文或职业赋能。
A.建筑学院缪英、曾琳雯、张峻峰:18级建筑学1-2班高阶课堂实施后,全体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第四届绿色建筑设计节能大赛”。得票最少小组当日重交了设计并参加了比赛。
B.建筑学院易晓园:课后邀请学生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
C.工商学院杨泽明:师生共创出解决复杂问题的19个“工具”。
D.工商学院黄春艾:学生完善问卷调查表并投入实践。
E.毛欣然:引导拓展阅读,梳理19个论文题目,指导学生完成84篇论文。
F.蒋冬清、代春香、李海艳以及工商学院多位老师:学生报名参赛如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正大杯”市场营销大赛等,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以上的设计和实施,均不是评价细则中提示的方法,而是“等”,是自创方法。因为他们知道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只为了成功地把学生带到目的地,不为考核,有例为证:
缪英、曾琳雯、张峻峰:三人在春季学期已有高阶成绩,公开评图无督导组听课,不为刷分而实施。
粟其峰:2020年绩效考核已经结束几周了,他仍在使用翻转课堂教学,问其原因:学生喜欢,获得感强。
3. 不断反思,止于至善
教师们要认真反思设计及实施的问题,完善课程和课堂设计,比如杨泽明老师,他常反思、常修改,力争把最好的课堂给学生(草稿纸记录学生发言带回家整理、思考、完善)。
那么教师怎么知道把学生带到了那里去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考核方式,准确判断学生是否已到达那里,这可以通过开放式题目或者以成果代替考试来做到。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骆德渊教授在一次赛后交流分享经验时说,他教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考核,就是同学们自行设计一个程序下五子棋,能下赢老师的考试就合格。
以上用心、用情地投入,无不显示了这些教师对锦城教育理念的认同。正如建筑学院李莹老师所说——“在锦城,教师不仅仅是工作,是职业,更是奋斗终生的事业,至死不渝的信仰。”用以支撑认同的就是教师们的用心、用情: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郭晓丹不满意课堂沉闷);
见贤思齐,止于至善(杨泽明学文传,要求写“课程文集”);
想方设法做设计,自创方法效果佳(前文提到的多位老师);
内外兼修、用心、用情的靳丹、杨键(“表层+深层”的情感付出)。
2021年是学习、探索、对标、达标的一年;2022年,为了贯彻落实“四个框架”,实现人才培养的“两个飞跃”,澳门一沙金网址娱乐网站将更重视高阶课堂的质量和学生的收获。